Search


【重文輕理,大家都要愛上寫八股文?】/彭菊仙

大家都知道,這次國...

  • Share this:


【重文輕理,大家都要愛上寫八股文?】/彭菊仙

大家都知道,這次國中會考的比序,作文是最大關鍵。一位朋友的孩子拿了四個A++及一個A+,但是作文只拿了四級分(其實不錯了,滿級是六級分,也過半了,代表有一定文字表達能力),平時在校名列前茅的他,這一「筆戰」下來,志願得從第四、第五考慮起。三年苦讀的孩子,如同突然被戳破的氣球一般,全然洩氣,不發一語,愁雲慘霧。

另一位執教理化多年的老師私下跟我抱怨,特色招生只考閱讀理解能力與數學能力,他理解到不少志在考前三志願特色招生的孩子,早就開始跟著考試風向球,大膽重文輕理,暫把物理化學科學放在末節。

第一個案例將製造出來的新現象,必定是:作文班林立;大量父母開始送孩子去補作文。喜愛研究科學理工但是天生不喜文字操作或語文藝術的孩子,開始把親近理工、研究科學的時間挪給練習寫「結構式作文」。

第二個案例則更強化了所謂人人稱呼的菁英分子為求在制度上勝出,即使天性偏愛理化科學,也不得不跟著特招方向球,立拚閱讀理解的提升,並且花費大量時間來搜尋見識各類數學難題。

不論是會考或是特招,綜而觀之,似乎透出一個考試人才篩選主軸---文字表達力與理解力。

我國教育一向是考試主導教學,然而考試的目的是什麼?不正在於篩選與分類適當且有用的人才?國中會考以作文為標竿,特色招生亦輕略理科,這主導的出來的教學方向與學習方針必定有所變化,而此衍生而來的人才發展側重方向也跟著轉折。這個大力扭轉產生的結果非同小可,必定影響未來我國國力的偏廢。

不要忘了,我國是科技島國;更不要忘了,中國近代之所以殞落在列強之中,就是太過於著重虛幻的文體表現。翻翻儒林外史對科舉制度八股文的諷刺,看看當時西方在工業大革命中如何藉由具體的實業主義大躍進,再回頭看看當時中國的菁英分子如何鑽進八股文的死胡同裡而浪費天分,就可以知道,具有清晰的表達能力、具體的思想能力雖是人才的基本條件,但是進一步懂得以漂亮華美的文字來包裝想法,絕不是競爭力與進步力的首要條件。

但是六級分的作文,勢必不只有思想、內容,勢必要懂的文字操作與語文藝術,那是文學人才要雕琢的方向,不是人人都有興趣,也不是行行都有需要。但是考試方向球就是會侵蝕每個孩子的學習方向,而每個孩子學習項目的輕重緩急,的確影響國力的發展方向與強弱。

我要說,以作文作為評比首要關鍵,大錯特錯!真正需要的能力,一輩子都用得上的能力,可不是人人都需要熱愛文字操作、享受文字藝術。

當大部分的孩子把心力放在學習寫一篇文情並茂、修辭精確的結構式作文時,依據時間排擠效應,對理工科學有深厚興趣的孩子膽敢不把時間花費在練習寫結構式作文(不就是八股文嗎?)之上嗎?

當特色招生完全棄理化於不顧時,想爭取優良資源的上進孩子不會願意把更多的時間放在繼續研究物理化學科學之上。

我們的科學人才怎麼辦?我國以科技立國的基礎何以繼續雄厚?

再來,我要大力批判所有被稱為明星學校的前幾志願,特別是北北基名聲響叮噹的學校,即使我自己是北一女畢業,我也要說,你們在這次會考投入的誠意與孩子們辛苦付出的心血完全不成正比。

這就是為什麼一堆用功上進的孩子到頭來一場空的原因,因為你們釋出的名額實在太小氣,格局太小器。

我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媒體站出來好好剖析明星學校的怪異心態,既然十二年國教要打破明星學校的迷思,但是主角人物卻一點也不配合,這個目標終究就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明星學校只釋出少的可憐的名額給免試升學(哪是免試入學?會考大家都考的膽戰心驚),但是誰來同情孩子們已傾全力殫精竭慮日以繼夜地、付出所心力與誠意!

這不正像是花了大鈔卻買不到等價貨品,完完全全受騙上當的感覺,誰來承擔?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作者、親子作家彭菊仙最新力作 ★聚焦青少年的行為、手機電玩、戀愛人際等33個教養難題全攻略
View all posts